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北居 | 山阴翰墨论坛    
 
江 左 豪 迈
——洪忠良书法印象
发布时间:2008年12月29日       发布者:南池钓徒        信息来源:绍兴县报2008.12.28

                                                                江 左 豪 迈
                                                       ——洪忠良书法印象
                                                                      魏翰邦

http://epaper.zgkqw.com/html/2008-12/28/content_6579.htm


      洪忠良先生的书法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豪迈。这种豪迈是一种气息,一种气象,更是一种格局,身在二王故里,实得二王真趣。  作品中放射出通畅和朴实,作品从线条线质到空间构造,都省略了许多做作和刻意,作品透出的朴实、坚定和大气,让人非常感动,特别是身在江南受妩媚清秀气息的感染。即是说作者的气格高,性情放达,在朴实而略欠技巧的线条和构造中呈现出作品的浑然磅礴气象。有厚度、有力量感,凝重中显潇洒,端庄中摇曳生姿,书法作品显得有才情有历史感。书法界在技巧上玩趣味性的实在太多了,但能如忠良先生这样不以张扬技法为能事,朴实而自然地书写,并得书写大气象的就不是太多。
      从忠良先生的作品上感受更多的是他的性情。他力求作品熟而寓生,不落俗套,这就使得作品的书卷气息显得很浓很纯正。从线条不过多地提按这一点上来讲,能够抓住线条深层的律动,将线条的势内敛,形成作品气息雅致高古,脱离了形式的小技巧而进入气息的大境界,进入魏晋二王正脉。我不是一个崇古主义者,但我绝对崇尚一切优秀遗产,包括二王书法遗韵。二王书法的大气和浑厚,在历代无数不肖子孙的反复变异中已经基本成了一种掩盖无能的幌子,的确没有多少人真正理解过他们。身在绍兴的忠良先生在气息和精神上与二王走得很近,这与南方书法以湿、温、秀为主不同。南方很多以二王为师的书法要么以秀媚示人,要么就以炫耀表面的技巧为荣,精神上反而离得很远,很值得反思的。
      忠良的书法线条在运笔上避免了当下中国书坛流行的故作高深的提按和颤抖,没有在线条上做过多的小动作,保持了书法线条书写的自然和流畅,向晋代行书书法趣味靠拢。忠良先生的书法线条是洁净的、利落的、坚定的,同时是浑厚的、踏实的。从他的书法作品中能看出通透和明净来,这是我喜欢他书法的根本原因。他的书法已经形成鲜明的个人气质。气质和精神的形成不是能通过技巧可以轻易达到的,这是本质的与人的心灵相通的。
     忠良先生临颜真卿《争座位帖》《湖洲帖》、临欧阳询帖、临宋克帖,是他作品集中最精彩之作,都是意临,运笔简洁,自然,锋芒内敛,收放自如,宽畅、疏朗,笔笔见情,达到简单地有味,通俗地脱俗,静穆、通畅、空灵、含蓄,个性凸显。
    忠良先生能充分利用空间的互相干扰和冲撞,书写的很多作品能把空间处理得随意和自然,整体呈现出和谐与流畅。他注重整体把握作品中字与字、线条与线条之间的关系并予以随机的变化,线条的交叉与映带敢于从一组、一片的角度去挥洒,线条的起收之处也能很好地调整好笔锋。这与他在创作时处于情绪亢奋而高度自由的状态不无关系。我们常常热衷于对情绪的张扬,却不善于驾驭书法的情绪,情绪能否与技巧水乳交融地结合起来,能否寻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点,这是考验艺术家的一道坎。
     作品的良好习气是自然舒展,自然乃得于有精准和高难度的技巧来与之相配,否则就显得太过浮浅了。忠良先生面对的难题应该是如何在保持自我情绪和书写习惯的同时,强化锤炼技巧叙述的能力,将作品从线质到结构与自身的书写气息融会贯通,进一步强化独特的自我风格。






        本站访问量统计:
今天访问245人次   历史访问01374124人次
Copyright © www.honzl.com 2005-2028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北居书法在线 
联系方式 E-mail:honzl@163.com
 
技术支持-浙江工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浙ICP备17037082号-1